發布時間:2025.07.23 點擊:363 次
“我家孩子走路總撞桌角”“上課坐不住、轉筆、踢凳子”“一坐車就吐得昏天黑地”這些讓家長頭疼的場景,可能是前庭覺失調在搗亂。作為人體平衡系統的總指揮,前庭覺一旦失調,會通過多種表現發出警報。那么,兒童前庭覺失調的表現有哪些呢?
一、平衡能力“亮紅燈”
最直觀的表現是站不穩、走不直,走路搖搖晃晃,跑步時同手同腳,單腳站立超過3秒就東倒西歪;在黑暗環境或不平地面(如鵝卵石路)行走時,摔倒頻率明顯增加;系鞋帶、用剪刀等精細動作顯得笨拙,字跡歪歪扭扭。
二、空間感知“錯位”
這類孩子可能明明看到前方有障礙物,卻依然一頭撞上去;搭積木時總對不準位置,畫畫時線條超出邊界;方向感極差,分不清左右,容易迷路,甚至在家也會撞到門框。
三、感官系統“鬧脾氣”
前庭覺與視覺、聽覺緊密聯動,失調時會引發連鎖反應。
視覺:閱讀時跳字、串行,抄寫總漏字;長時間看書或看屏幕會頭暈惡心;
聽覺:對聲音敏感,突然的聲響(如關門聲)會嚇得跳起來,完全忽視他人呼喚;
本體覺:常咬到舌頭、磕到牙齒,穿衣服時手忙腳亂。
四、情緒行為“失控”
前庭覺失調的孩子常被誤解為“調皮”。
過度活躍:上課坐不住,不停扭動身體,甚至離開座位;
情緒波動:易焦慮、暴躁,一點小事就大哭大鬧;
社交障礙:因動作笨拙被嘲笑,逐漸變得孤僻,拒絕參與集體活動。
五、生理反應“異常”
最典型的是暈車、暈船,甚至坐旋轉木馬、蕩秋千也會惡心嘔吐;部分孩子會頻繁頭痛,尤其在劇烈運動后出現挑食、食欲不振或睡眠淺易驚醒等問題。
贊(0)
踩(0)
本欄目主要介紹兒童感統失調的表現有哪些,有助于家長辨別自己的孩子是否存在感統失調.了解感統失調的表現,就找優佳加.